嬰兒出生即會啼哭,有些人解釋為他不願意來到這個世界,更有些人藉助宗教的故事,解釋得更為離譜。其實這是他脫離母體、獨立呼吸所必須的行為;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他必須做更多的努力,適者生存,否則自然淘汰。生命如此,健康更是如此; 早期的農業社會,經濟落後、民眾普遍貧窮,且勞動過度、營養不良,一般大眾平常所追求的就是吃飽和休息,其實這也是一種體力和精神的調劑。
今日台灣工商發達,民眾普遍富裕,生活觀念、型態都在改變,若再像以前的大吃大喝,那就不符合健康的要求了;適當的運動和健康的休閒,可以適度減輕現代生活沈重的壓力,而這也是目前政府與民眾重要的共同課題。
足部反射區推拿,就是一般人所稱的腳底按摩,是先賢經驗的累積;衛生署將它列為民俗傳統療法之一。它的理論基礎是「適當的刺激足部末稍神經能反射大腦中樞神經的微妙互動,並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及平衡自律神經」。臨床實驗證明,人的雙腳合併是人體器官組織立體分佈的縮影。透過刺激反射驗證,正確無誤。人的雙腳,距離頭腦和心臟最遠,人類在站立的時候,血液循環往下容易,而往上則較為困難, 加上雙腳沒有病痛的話,一般都不太注意,因此位居下方的雙腳容易聚積一些代謝物質。久而久之,影響了血液循環的流暢和新陳代謝的正常,而神經反射也會表現異常, 人體功能就慢慢的逐漸退化。
年輕人活動比較多,這種情況較不明顯,中年以後,體能過了顛峰期,事業、應酬的忙碌或因照顧家庭兒女的投入太多而忽略了適當的運動、休閒、情緒調整等等,漸漸的身體各部器官組織,功能不足的現象逐漸顯露出來,於是失眠、頭痛、肩頸僵硬、腰酸背痛、消化不良、容易疲勞、性功能減退、生理失調、黑班老化等等,都會提前來報到。
其實有很多身體不適的現象,並不是病,若不是太嚴重的話,是不必服用藥物,只要調整合乎健康的起居生活,加上適當的運動和正確的情緒管理,持之以恆,一切都可以自然恢復。若能再配合可刺激神經反射、改善血液循環的足部反射區推拿,那麼健康的恢復,更可事半功倍。
現代生活忙碌的朋友,請善加利用,上天賜給我們,自然恢復健康的最佳方法「足部反射區健康法」。
![]()
右腳反射區
1.額竇反射區
2.腦下垂體反射區
3.大腦反射區
4.小腦和延腦反射區
5.三叉神經反射區
6.脖子反射區
7.副甲狀腺反射區
8.甲狀腺反射區
9.支氣管反射區
10.肺臟反射區
11.眼睛反射區
12.後腦反射區
13.耳朵反射區
14.肩反射區
15.肝臟反射區
16.膽囊反射區
17.腹腔(太陽)神經叢反射區
18.胃反射區
19.十二指腸反射區
20.胰臟反射區
21.腎上腺素反射區
22.腎臟反射區
23.輸尿管反射區
24.膀胱反射區
25.橫結腸反射區
26.升結腸反射區
27.盲腸反射區
28.直腸反射區
29.肛門反射區
30.小腸反射區
31.大腿反射區
41.喉頭反射區
61.肘關節反射區
![]()
左腳反射區
1.額竇反射區
2.腦下垂體反射區
3.大腦反射區
4.小腦和延腦反射區
5.三叉神經反射區
6.脖子反射區
7.副甲狀腺反射區
8.甲狀腺反射區
9.支氣管反射區
10.肺臟反射區
11.眼睛反射區
12.後腦反射區
13.耳朵反射區
14.肩膀反射區
17.腹腔(太陽)神經叢反射區
18.胃反射區
19.十二指腸反射區
20.胰臟反射區
21.腎上腺素反射區
22.腎臟反射區
23.輸尿管反射區
24. 膀胱反射區
25.橫結腸反射區
62.降結腸反射區
28. 直腸反射
29.肛門反射區
30.小腸反射區
31.大腿反射區
32.心臟反射區
33.脾臟反射區
41.喉頭反射區
61.肘關節反射區
![]()
腳內側反射區
35.下半身淋巴腺反射區
49.髖關節反射區
52.坐骨神經反射區
54.子宮頸反射區
55.尿道.陰道(女).陰莖(男)反射區
56.子宮反射區(女).攝護腺(男)反射區
57.頸椎反射區
58.胸(背)椎反射區
59.腰椎反射區
60.尾椎反射區
![]()
腳外側反射區
14.肩反射區
34.上半身淋巴腺反射區
48.肋骨反射區
49.髖關節反射區
50.卵巢(女).睪丸(男)反射區
51.輸卵管(女).輸精管(男)反射區
52.坐骨神經反射區
53.膝蓋反射區
61.肘關節反射區
![]()
腳背反射區
11.眼睛反射區
13.耳朵反射區
34.上半身淋巴腺反射區
35.下半身淋巴腺反射區
36.橫隔膜反射區
37.胸口和乳房反射區
38.平衡神經(內耳迷路)反射區
39.呼吸系統反射區
40.食道反射區
41聲帶反射區
42.喉頭反射區
43.扁桃腺反射區
44.下顎(顏面神經)反射區
45.上顎(顏面神經)反射區
46.鼻子反射區
反射區對照圖
![]()
手部反射區圖解
![]()